幕维·工程专项菜单按钮
首页 / 项目案例 / 纪录片 /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一往无前》 /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一往无前》


800吨负重“战车”载誉前行,200辆“铁骑”横戈立马,8万吨“航母”乘风破浪,伶仃洋上,华夏儿女,40米深海鏖战乾坤。



工程史上的“战争”大片正在火热上演,本片《一往无前》尽数讲述这场伶仃洋“战役”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现在,让我们跨越山河,与幕维影视共同探寻那绵亘蜿蜒的海上奇迹。


 

深中通道 中国“工”夫


见证过港珠澳大桥的飒爽英姿和辉煌夺目,烟花升腾中,中国又一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在伶仃洋上积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工程新的“符号”。


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构造,全长6.7公里、世界首个双向八车道、世界技术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之一,单重8万吨的巨无霸管节,单台载重800吨的智能台车,效率引领世界的智能浇筑系统,单节沉管一日移动180米的“世界级速度”.....



建设的道路不总是一帆风顺,一个个难题宛如达摩克利之剑悬在建设者头上,跨越天堑之路困难重重。世界疑窦丛生,如此挑战,中国基建底气何在?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哪有什么神通广大,我们的底气所在,就在于背后一群“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建设者们“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持续奋斗。



枕戈待旦 再战伶仃


2018年,港珠澳大桥原班人马再次启航。


昔日仅历时14个月,他们在一片荒凉中建起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厂,而今随着岁月侵蚀与台风掠境,一切毁于一旦。建设者们“重整行装再出发,仅用时半年便重新改造完毕。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依然是一支铁军,跨过港珠澳大桥天堑,和衷共济,团结攻坚,在深中的熔炉里浴火重生。


技术领航 鼎新深中


时过境迁,港珠澳大桥的技术大多已不适用于深中通道。工期紧、工艺复杂、技术空白等重山压背,一切再次从零开始,深中通道项目急需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升级。


深中通道项目组将港珠澳大桥时期领先世界的钢筋混凝土沉管升级为钢壳混凝土,以浇筑体系浇筑上千个仓格,精确控制出料大小,达到设计参数。幕维影视联合幕维帧实动画,为深中通道项目组制作了沉管智能浇筑体系三维动画。动画用剖面图展现沉管内部构造,为了追求真实,建模组还细致地将2200百个仓格分别进行建模,分阶段展现浇筑过程,让观众直观领略到深中通道智能浇筑体系的精妙之处,体现了建设者”我将无我,一往无前“的智慧和毅力。



深中通道项目组还将单台载重200吨台车改装为800吨台车,其他制造商不敢接手,项目组就自己捋起袖子动手干,硬是将几天的沉管运输时间缩短至几小时,创造了单节沉管一日移动180米的”世界级速度”······


正如片中所讲“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因为时代需求”。


“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看到希望”。


时运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他们却依然报以“凛冬散尽,星河长明”的期许和不忘初心的责任担当,踏遍五湖四海,埋头桌案求索。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路走来,上下求索于案牍之间,兢兢业业于工程之上。



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


大海,这片地球母亲怀中的宝藏之地,千百年间吸引了数不尽的探索。从哥伦布到麦哲伦,从鉴真到郑和,百转千回之中凝聚着人类对未知穷经皓首的探索与一往无前的勇气。


而在伶仃洋之上,深中通道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谱写出一曲“自省,自律,自强”的精神赞歌。


文天祥在伶仃洋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后慷慨就义。纵使身躯泯灭,其志其魂其神不可屈,无畏精神亦将不朽,继承人类精神财富的建设者将在时间的磨砺下再次铸就新的海上奇迹,成就千秋功业,激励后浪们“吾之所向,一往无前”。

<< 上一篇这条连接两岸三地的大桥,居然是靠他们撑起来的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东岛婚礼》下一篇 >>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 在线咨询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幕维·工程专项客服
4008877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