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匠心》首席深海钳工管延安
管延安,山东青岛人,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一名普通钳工。管延安18岁开始就独自操作机器,而今更是成为一名老师傅,持续在钳工岗位上发光发热,带领一大批优秀的学员独当一面。
管延安是千千万万平凡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的一员,他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幕维影视有幸与这位匠心钳工进行合作,将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播下去,推广港珠澳大桥工程品牌文化。
1. 宣传片概况
受众与用途: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国部级领导、省市级领导、工程建设者
片子结构:旁白+采访+现场同期声+AE+三维动画
核心要求:凸显普通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宣传片时长:3分钟
一. 制作过程
1. 信息梳理
通过前期与管延安沟通,掌握管延安工作内容,对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消化。
同时收集相关资料信息,为脚本创作奠定基础。
梳理核心信息点,与纪录片需求结合;
2. 踩点踏勘
脚本创作需要在构思过程中对画面有清晰把控和调度。了解管延安工作内容后,负责人采用跟拍的方式,将管延安一天的工作过程用摄影机记录下来,对照施工指导图进行拆分,进一步提升理解。同时利用航拍器取景,为后面拍摄做计划性的资料留存。
3. 脚本撰写
项目小组成立:由项目负责人、资深编导组建项目小组,在项目前期介入项目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创意方案与进度安排表。以策划思维为导向,强化中期照片拍摄、视频录制素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助推后期影视片制作落地工作。
制作时间表:将脚本撰写、拍摄、后期剪辑等环节的时间推进表格化规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脚本创作思路:此宣传片定位为介绍港珠澳大桥工人奋斗在一线岗位,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凸显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燃烧自我,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达成观众对建设者环境投射,内心情感上趋同共鸣,所以脚本创作围绕两条线来走:
① 围绕管延安个人工作内容进行细致展开,通过镜头展现管延安数十年如一日的劳作,体现工匠精神。
② 徒弟领导出镜,增加可信度和真实感
③ 采用诗化语言、散文化的旁白朗诵增加纪录片真实感
④ 结构采用旁白+采访+现场同期声的方式做进一步渲染
4. 拍摄计划
分镜脚本撰写:在脚本创作基础上,结合踩点踏勘资料,撰写分镜脚本。
拍摄方案撰写:将拍摄时间、时长、顺序、物料、人物联络等进行详细规划,保证拍摄过程顺利、高效。
5. 素材获取
摄像配置:以剧组模式进行拍摄,由导演、摄影师、灯光师、收音师、航拍师、摄影助理、灯光助理等组建成专业摄影摄像制作团队。根据项目进展需要制定相应拍摄计划。同时,为保证高标准的拍摄质量,每次拍摄将应用专业的拍摄机器,启用专业级摄像机进行拍摄。同时配备专业级摄像摄影机、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飞行器、各景别专业镜头、滑轨、摇臂、麦克风、灯光套组等,满足4K高帧率分辨路、清晰度4K 25fps的视频需求,综合提高拍摄成片与影视作品的整体画面质量。
空境拍摄:对办公环境、人文面貌、内部功能环境等进行拍摄取景。
场景摆拍:对特定的团体、人文、行为等场景进行导演、拍摄,对主人公行为、表情等进行特定摆拍。
航拍:对港珠澳大桥全貌进行航拍,展现港珠澳大桥规模、实力、形象。
采访:对项目经理、总工、工人等进行针对性采访,从侧面反馈主人公品行。
三维动画制作:用3dmax软件对水下沉管对接进行表现、内部进行精细化建模,与实拍结合,更清晰生动展示港珠澳大桥“深海初吻”的革命性时刻。
6、 后期剪辑
由视频剪辑、后期特效制作、调色处理、动画包装、音乐制作、旁白配音等各岗位人员组建成专业后期制作团队,根据前期拍摄素材,将项目前期创意提案与分镜脚本剪辑转化成影视成片。
影视后期运用电影化的表现手法进行剪辑,画面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