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著匠心》案例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建设者,正是他们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将简单的工作做到不简单,才有了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
为了让人们记住这群最可爱的建设者,也为了传播“港珠澳大桥精神”,幕维影视制作《著匠心》东西岛人文纪录片,再现当年建设者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以铁肩扛起时代担当的奋勇姿态,以我将无我的气势筑就百年工程的行者风采。
通过前期与工人的沟通,幕维影视掌握了工人们的作息时间,有了更多的拍摄机会。策划依据工人的作息时间制定了详细的拍摄内容时间表,交由导演审阅。导演结合时间表制定大体的拍摄大纲,脚本撰写,剪辑进度,让整个拍摄有条不紊。
幕维影视结合自身多年来拍摄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安装经验,梳理港珠澳大桥核心工艺工法,细致到每一位工人,在交流采访工人中更精准了解到工人的工作特点,有的放矢。
人文片选择三位普通工人作为切入点,从不同工种,但都秉持着匠心精神的角度贯穿整个影片,让人对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发自内心的赞叹。
影片分为三个章节:毫厘、如一、入微。三个子主题紧紧围绕“匠心”这一核心思想进行讲述。
第一位工人张学运是港珠澳大桥路缘石铺设工,他要将拼接缝的误差缩短到毫米级。他经常要顶着列日和狂风工作,用卡尺甚至徒手一点点摸索那些难以丈量的缝隙,哪怕是简简单单的路缘石,也要用心做到最细致。
第二名工人谢志国每天的工作是将石头敲碎,再挑选大小合适的石头均匀铺在路面上。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不仅没有让谢志国放弃,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无数不规则的砾石在他的敲击下变得平整如一,造就了整齐精美的人工岛景观。
第三名工人易小龙每天的工作是清理沉管缝隙中的杂物。由于高度,他每天要半跪着将杂物一点一点扫出,曾经四个人的队伍最后也只剩下易小龙。沉管大接头缝隙只能半跪着清理,里面空气污浊,稍有不慎便会受伤,面对如此困境,易小龙依然乐观面对,始终如一。他还将清理工具改进为长柄,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他的这种乐观豁达的工作态度,让港珠澳大桥的环境变得愈发优美。三名工人奋斗在港珠澳大桥一线的事迹最后合流,凸显建设者的工匠精神。
影片采用诗化语言、散文化的旁白朗诵增加宣传片亲和力,结合实地采访,调动观众的情绪,营造情感氛围。
结构采用旁白+采访+现场同期声的方式做进一步渲染。
在后期制作上,幕维影视交由主导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安装的资深编导进行统筹,由视频剪辑、调色处理、音乐制作、旁白配音等各岗位人员组建成专业后期制作团队,根据前期拍摄素材,将项目前期创意提案与分镜脚本剪辑转化成影视成片。
影视后期为摄影摄像成品提供技术支撑,将宣传片中的各种元素有机结合成一场视觉盛宴。为了使信息传播更为精确、画面质量更为精美,后期将对宣传片进行精准调色,为其配备符合情景的动人音乐,用画面和声音推动影视的情节发展,使各类型影视片画面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
幕维影视注重挖掘工程背后的人文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思维讲述工程故事,传播工程品牌文化。